首页 > 资讯 >  >  > 正文

数据新闻丨复盘:“七下八上”的雨发生了哪些变化?!

2023-08-18 08:03:14 来源:中国气象局

“七下八上”是我国华北、东北地区等地全年降水最为集中的一段时期,这一时段降雨强度大,北方地区达到全年降雨的最大峰值。我们通过三十多年间“七下八上”的数据,带您探索“七下八上”的那些秘密。

专家顾问: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央气象台气象服务室高级工程师刘璐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陈峪 陈丽娟 正高级工程师翟建青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正高级工程师张志富 冯爱霞 工程师石岩

每年的七月下半月至八月上半月,我国东部地区的主雨带将北移至华北、东北一带,达到一年中季风降水的最北位置,华北、东北地区以及黄淮部分地区迎来降水集中期,达到全年降雨峰值,俗称“七下八上”。在“七下八上”时段内,华北、东北地区降雨最集中、强度最强、极端降雨发生概率大,短短30天左右的累计降水量会占到全年的三分之一左右。

今年北方“七下八上”降水迅猛且雨量偏多

今年华北雨季从7月22日开始,较常年(7月18日)偏晚4天,截止到8月16日尚未结束。在此期间,全国平均降水量123.2毫米,较常年同期(117.4毫米)偏多4.9%;东北中部、华北大部、华东中南部、西南东部等地偏多5成至1倍,其中北京南部、河北中南部、河南北部等地偏多1至2倍,局地2倍以上。

2023年7月16日至8月15日全国降水量分布图及历年“七下八上”北方主要雨区范围 来源:国家气候中心

不少人感觉,今年北方的降雨似乎“格外多”。今年“七下八上”,我国北方地区出现四次较大范围明显降水天气过程。其中,7月29日至8月1日,受台风残余低压环流和低空急流影响,京津冀地区出现极端暴雨天气过程,北京西南部,河北中部和西南部等地累计降雨量350至600毫米,局地700至800毫米,最大累计降雨量达1003毫米(河北邢台临城县);100毫米以上降雨面积17万平方公里。河北、北京14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日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26个国家气象观测站3日累计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

北方六城市降水量图示

从气象数据可以看出,华北、东北地区不少城市在这30天的平均降水量可以达到全年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而今年,北京、天津、石家庄、济南,“七下八上”期间的降雨量均超过常年同期平均降水量,其中石家庄的409.1毫米是常年同期的近三倍。这也客观印证了公众对于北方地区降水偏多的主观感受。

降水日数多也是“七下八上”明显的特点之一。据统计,北方多个城市在这30天里平均降雨日数都在11天至13天左右,相当于每三天中就有一天多在下雨。但对于今年来说,北方多个主要城市的降水日数并不比常年同期偏多,但降水量均超过了常年同期,这也说明了今年的降雨来得急、来得猛,降雨强度较往年有所提升。

“七下八上”为何如此多雨?副热带高压位置是关键

据气象专家分析,7月下旬前后,夏季风的北边缘推进到了华北地区,同时,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相对稳定地维持在北纬25°以北,副热带高压就像一个水汽“传送带”,借助其西南侧的西南气流或偏东气流把洋面上的水汽源源不断地向北输送,为华北地区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暖湿气流一旦与东移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就容易形成强降水或持续性降水。

此外,“七下八上”也是西北太平洋台风活跃的时期,由于台风本身携带大量的水汽,一旦在“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北上,会造成防汛形势陡然紧张。历史上就有多个台风在此期间影响北方地区,华北地区的降雨通常会显著增加。

32年间“七下八上”存在明显变化

1991至2022年“七下八上”期间累计降水量和突破历史极值站点数

从数据统计可以看出,1991年以来,“七下八上”期间,华北雨季的累计雨量总体呈增加趋势。90年代,降水量明显偏多,2000年后呈现减少趋势,但在21世纪的20年代降水量又有明显增加,尤其最近两年(2021年和2022年)华北雨季降水量分别为276.4毫米和210.4毫米,明显高于常年平均的136.6毫米,华北、东北和黄淮等地累计降水量更是在2021年时达到了近30年最多。

从日降水量突破同期历史极值站点数可以看出,近年来,在“七下八上”期间,突破历史极值的站点数大幅增加,极端天气多发频发态势愈加明显。

1991至2022年华北雨季特征

虽然“七下八上”期间是华北、东北以及黄淮部分地区的降雨集中期,但北方地形复杂、受大气环流季节变化影响,不同地区、不同年份雨季的起止时间会略有差异。近三十年来,华北雨季的开始时间波动很大,最早可提前至7月6日,个别年份直至8月初才拉开华北雨季的序幕。而雨季的持续时间也并非固定的一个月,短则不足一个月,2001年甚至仅有17天,长的可持续近两月,结束时间最晚可持续到9月9日。尤其是最近两年(2021年和2022年)雨季持续时间分别为59天和50天,均显著超过常年平均的29.6天。

极端降水频繁现身、雨季持续时间延长,这一系列现象的背后推手是全球气候系统的自然变率和人类活动所导致的全球变暖。全球变暖带来的大气含水量升高、气候系统不稳定、城市“热岛效应”加剧等,均会增加暴雨的频次和强度,进而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山洪、中小河流洪水、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

气象专家提醒,相较于雨水常年偏多的南方地区,北方各地抵御台风暴雨等相关雨洪防汛方面的经验不足,公众相关防灾减灾意识和应对能力也亟待增强。大力推进防灾减灾技能和气象科学知识的普及,从基层培养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才能有效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

作者:苏杰西

编辑:徐嫩羽

发布:张琳皓

审核:段昊书

标签: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