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  > 正文

郑孔荀列传(六)

2023-08-26 10:01:20 来源:个人图书馆-新用户66885325
郑孔荀列传(六)

曹操与荀彧

200年,袁绍率领大军进攻曹操,曹操和袁绍相持。袁绍的甲兵十分强盛,曹操手下参与商议的全都惶恐不安。少府孔融对荀彧说道:“袁绍地广兵强,有田丰和许攸等足智多谋之士替他谋划,审配和逢纪等忠诚之臣为其尽心竭力,颜良和文丑等将军勇冠三军,他们统领其军兵,大概很难攻克吧?”


(资料图)

荀彧回答说:“袁绍军兵虽多但军法不整,田丰刚强犯上,许攸贪婪不正,审配专权无谋,逢纪刚愎自用,颜良、文丑只是匹夫之勇,这些人可以一战而擒获。”

后来的事情发展果然正像荀彧所预料的那样,其事情记载在《袁绍列传》中。

曹操扼守官渡,和袁绍接连作战,虽然取胜但军粮就要用尽,就写书信和荀彧商议,想要返回许昌再谋划下一步的行动。荀彧回复书信说:“我们现在谷米粮食等虽然很少,却比不上当年楚汉荥阳、成皋间相持时,双方的情况那么危急。当时刘邦和项羽都不先行退却,是因为谁先退却谁就会气势受损。明公现在用敌军十分之一的部众,划地而守,扼住敌军的咽喉,使敌军不能前进半步,时间已经过去半年了。战事很快就会见分晓,袁军气势已经衰竭,这正是用奇计破敌之时,机会不容错过。”

曹操听从了荀彧的建议,仍然坚壁相持,随后使用奇兵击败袁绍,袁绍败退逃走。曹操封荀彧为万岁亭侯,食邑一千户。

201年,曹操认为袁绍刚刚被击败,不会再成为大患,就想留下军兵守卫,自己率军南征刘表,就此向荀彧问计。荀彧回答说:“袁绍现在刚刚遭受失败,他的部众恐惧担忧,现在不乘机一扫而定,却想率军远征江汉,如果袁绍收集离散的部众,乘我们兵力空虚出击,那么明公的大事就全完了。”曹操这才打消了这个想法。

204年,曹操攻克邺城,他自领冀州牧。有人劝说曹操应当恢复古代的九州设置,认为这样冀部州部统领的地方最大,天下更容易折服,曹操想要答应。

荀彧写信对曹操说:“现在如果依照古代制度,那么冀州部所统领的地区,包含有全部的河东、冯翊、扶风、西河、幽州、并州之地。明公之前攻克邺城后屠城,海内受到震惊恐惧,全都害怕既不能保住自己的领地,也不能守住自己的军兵。现在如果一处受到侵夺,肯定会认为其他地方也会受到威胁,人心浮动,如果一旦我军战事不利,那么天下就不能再图谋了。希望明公先平定河北,修复原来的京城,然后向南兵临楚国郢都,责备楚王不交纳赋的罪责。如果天下都了解到明公的意图,就会人人自安。必须等到海内全部平定后,再商议恢复古制,这是符合国家长久利益的事情。”

曹操回复说:“不是先生提醒,我的损失就太大了!”随后搁置了恢复九州的提议。

207年,曹操上书表彰荀彧说:

“当年袁绍叛逆,军兵屯驻官渡,我军这时兵寡粮单,想要退兵返回许昌。尚书令荀彧深谋远虑,极力劝谏臣审时度势,并为臣谋划破袁军之计。臣顿时省悟,解除顾虑后坚守军营,避实击虚,最终挫败袁绍,追亡逐北,转危为安。袁绍在官渡遭到惨败后,臣的粮草也快耗尽,所以就想舍弃河北,转而南下进攻荆州刘表,荀彧再次向臣进谏言,分析利害得失,使臣改变主意。这才有了后来征伐冀州平定四州的功绩。当时,臣如果从官渡撤军,袁绍肯定会大张旗鼓进攻许昌,气焰嚣张。我军则会垂头丧气,心惊胆寒,必败之势暴露无遗,不会再有此后的战绩。臣如果南下征伐刘表,放弃兖州、豫州,率领疲惫之师冒险深入敌境,横渡长江、汉水,将会顾此失彼,左右失据,很难获取全功。同时,还会失掉已经占领的河北地区。荀彧向臣谏言两策,使我军转危为安,转祸为福,其功劳最大。荀彧的谋划长远是臣所不能比拟的。先帝重视奖赏谋士的功绩,轻视破敌斩获的辛劳。古人说过,决策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对于谋士更是如此。谋士的功劳,应该列在攻城野战的将军前面,从荀彧的功绩来看,应该享受高爵。海内士人因不了解情况,荀彧并未得到应有的封赏,臣为此深感遗憾。恳请朝廷评议,增加荀彧的食邑。”

荀彧极力推辞。曹操开导荀彧说:“当年的介子推有句话说得好:"盗窃别人的钱财,被称为盗贼!’何况先生奇计频出,这正是决定国家命运前途的关键所在,我怎么能独占功劳呢?先生虽然仰慕鲁仲连淡泊名利之举,但是也要学习圣人能达时务的大义啊!”

于是增加荀彧的食邑一千户,加上之前的共计两千户。曹操还想封荀彧为正式尚书令,荀彧推荐荀攸担任这个职位,前后十多次谦让,曹操也就不再强求了。

曹操想要讨伐刘表,就向荀彧问计。荀彧说道:“现在华夏平定,荆州和江汉知道肯定会灭亡,丞相可以放出风声,大军要兵出宛城和叶县,然后抄小路轻装前进,出其不意进攻敌军。”曹操采纳其建议,这时刘表病死。

212年,董昭等人想要拥立曹操的爵位为国公,同时享受九锡法杖礼器,他们暗中和荀彧商议。荀彧说道:“曹公本来兴起义兵,是为匡扶振兴汉朝的,虽然功勋卓著,仍然秉持忠贞节操。君子爱人要符合大德,所以不应当这样去做。”

这件事情因此搁置,曹操心中非常不高兴。这时,曹操起兵南征孙权,上表奏请荀彧到谯县慰劳军兵,借机上表留住荀彧说:“听说古代派遣军将,上面设置监军,下面会有两名副将辅佐,这是为尊奉国命,也是为了减少失误。臣现在要横渡长江,奉辞伐罪,陛下应当派使者整肃王命,文武并用的事情自古就有。持节侍中、守尚书令、万岁亭侯荀彧是国家重臣,他的大德享誉华夏,现在已经到达军中,应当跟随臣一起进军,以便宣示国命,威示丑虏。军情迅即如火,来不及先行请示,臣已经留下荀彧,依靠他担负重任。”

书信奏报后,汉献帝批准,于是任命荀彧为侍中、光禄大夫,持节参谋丞相曹操军事行动。曹操到达濡须口后,荀彧生病留在寿春,曹操赠送给荀彧食物。当他打开盒子后,发现其中空无一物,荀彧知道曹操是让自己不要再“白吃饭”了,于是服下毒药自尽,享年五十岁。汉献帝非常哀痛惋惜,在祭祀宗庙这天,特意把宴会的音乐撤掉,追封荀彧的谥号为敬侯。第二年,曹操自称为魏公。

论曰:自从汉献帝迁都长安后,山东豪杰并起,天下成倒悬之势。荀彧渡过黄河,跨越冀州,辗转来到曹操军中,为曹操出谋划策,举措从无失当。荀彧建言立意,阐明王霸之术,和曹操共赴国难。难道能这样说,荀彧是趁天下大乱之际,弃明投暗,凭借假仁假义走上违逆正义之路的吗?在当时,荀彧确实把奉行仁义作为己任,期望能够解除国难,缓解百姓困苦。直到他阻止董昭的提议,最后死于非命,难道不是运数吗?世上有人谈起荀彧时大多认为,荀彧时运不济。人们经常说,中等以下的贤士,道术不必追求完美,智谋之士有精细也有粗疏,尽管已经做出努力,未必一定会有结果的,所以不应该求全责备。就以卫国贤士端木赐为例,他一次游说,竟然摧毁了两个国家,孔子的学生怎会轻视仁义呢!一般来说,有所得就会有所失,在建立功勋时,这两者难以兼备。荀彧遭遇乱世,命运多舛,不具备雄才大略,是不能救百姓于水火的。曹操功高震主,其权力难以遏止,皇权最终还是转移到了曹氏手中,这并非仅能用时运来解释清的。荀彧的功过,只能归于正途,同样属于“舍生取义”啊!

赞曰:公业称豪,骏声升腾。权诡时逼,挥金僚朋。北海天逸,音情顿挫。越俗易惊,孤音少和。直辔安归,高谋谁佐?彧之有弼,诚感国疾。功申运改,迹疑心一。

荀彧之死

黄其军

作于2023年5月5日(古历癸卯年三月十六)

标签: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